近日,在上海建桥学院图书馆内,一抹步履匆匆的身影穿梭其间,他是我们的董事长助理王邦永,正在为学校的一项活动做准备。
自2005年8月入职建桥以来,王邦永从最初的行政助理,逐步成长为校长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助理。他的管理范围广泛,涉及行政、宣传、后勤、信息化与党建等,负责学校许多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助力学校改革发展。出色的工作表现使王邦永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1. 投身“民办”
2005年7月,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王邦永选择了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加入了建桥。当时,学校新建,办公室不过七八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王邦永也不例外。写新闻稿、审核文字材料、做后勤,他的工作基础又繁杂,但也让刚毕业的他获得大量历练。
2009年年初,王邦永被借调到上海市教委办公室挂职一年,当任务结束后,正待返校的他却因上海世博会需要人手的原因,收到了紧急“召回令”,他也不负期待,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王邦永说:“市教委挂职的这段经历对我帮助很大,他们办事严谨,效率极高,使我受益良多。” 返校后的王邦永将这套办事标准带到了日常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开展多个条线的工作:推动学校服务型部门建设,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规范办事流程等等。这些改革发展不仅受到师生的肯定,更获得了外界的首肯。
十几年来,上海建桥学院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等荣誉,其中有不少对于上海民办高校而言都是“零”的突破。
2. 跨越“山头”
王邦永的老家在温州山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山”是跨越不了的。
由于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建桥准备建设新校区,王邦永成为建设指挥部的主要骨干。他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设计了迎评方案,参与学校各阶段的规划编制,明确了学校不同阶段的改革发展目标和路径。
能跨越“山头”,背后是王邦永不懈的自我成长与提升。2016年,他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管理博士,并于去年5月完成博士答辩,虽然兼顾工作与学习很辛苦,但他甘之如饴:“我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继续深造能让我将这些零星的思考变成一套体系。”
3. 很有“意思”
朝气与干劲,这是临港地区的特质,也体现在了王邦永这位“新临港人”的身上。早在新片区方案公布前,王邦永就举家从金桥迁到了临港。“刚搬来临港时,这边荒地还很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里生活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节假日也有了很多好去处,我对这座‘未来之城’充满信心。”
王邦永一直热心于临港的公益活动。建桥的“雷锋服务队”经他协调后,定期走进临港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他牵头成立的建桥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5年11月成立以来已累计募集资金5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达400余人次。
如今,王邦永热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未来,王邦永有着自己的目标:“我会继续参与并推动临港教育联盟的合作,做好‘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投身民办教育事业是一件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
文章来源 | 浦东时报
原文部分删改